十年有成!评断 2010 年代最精采的超英雄电影 (二):2012 年,要组个英雄天团,永远都是最困难的任务

超英雄电影在21 世纪重新复兴,又一个十年过去,在2010 年代,这个类型有更多的尝试,电影票房与评价都步步攀升,我们要选出这十年来各年度最好的超英雄电影,看看这个在90 年代风波迭起、2000 年代逐渐复活的电影类型,如何在2010 年代站稳脚步,并成为了好莱坞电影市场的主流。

2012 年

美国上映超英雄电影:

  • 2012/2/17:《灵魂战车2:复仇时刻》(Ghost Rider: Spirit of Vengeance)
  • 2012/5/4:《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
  • 2012/7/3:《超凡蜘蛛侠》(The Amazing Spider-Man)
  • 2012/7/20:《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

2012 年最佳超英雄电影: 《复仇者联盟》

《复仇者联盟》与《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要分出高下,似乎有点强人所难。前者在 IMDb 低上 0.4 分;在烂番茄高上 4%;在 metacritics 低上 9 分。毕竟这两部电影诉求的客群不太一样──虽然两部电影都是 PG-13 分级。但是比起成本更高而全球票房约10 亿美金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观众似乎更喜欢《复仇者联盟》──它的全球票房超越了15 亿美金,是当年全球最卖座的电影。

有趣的是,那时的漫威宇宙还没有错综复杂的故事线,需要观众一定得先补完 5 部过去的漫威电影,才看得懂《复仇者联盟》。反倒是观众势必得看过《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 甚至是《蝙蝠侠:侠影之谜》(Batman Begins),才能理解布鲁斯·韦恩为何在这部新电影里如此疲惫、乃至他对于瑞秋仍有无法醒悟的痴迷。

这也许是观众喜欢《复仇者联盟》的原因之一:这部英雄天团电影更无负担、更让人容易享受其中的娱乐效果。而对诺兰来说,他为了铺陈高谭市黎明之前的黑暗,《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甚至连动作戏都没几场,位于暑假大档的这部电影,仅有一场球场戏勉强称得上符合酷暑电影的奇观规模──冷冰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好像更适合到年底再上映。

《复仇者联盟》较《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易入口

为了铺陈黑暗骑士再起的艰辛历程,诺兰借用了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氛围,让过去几年美国失业率直速飙升到 10 % 的仇富思维,重现在有如当今底特律风景的高谭市街道。但是如同让美国人民瞬间老了50 岁的5 年经济危机,《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中段的「高谭无人地带」剧情演绎地太过漫长──蝙蝠侠漫画的「无人地带」(No man’s land) 用场大地震就了事。

甚至连后来的《小丑》(Joker),在形塑高谭市由秩序步向毁灭的过程,都比《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高明一点:高谭的堕落是不言可喻,不需要一颗大炸弹或是小丑杀人才能引爆,但《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显得太过话痨了。

《复仇者联盟》当然并没有比《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更加微言大义,但这部电影原本也无意说教,它只想阐述一个重塑家庭/团队价值的过程。一群狗屁倒灶家伙,因为某个共通价值而组成异类家庭、甚至共同完成大业的故事,一直是好莱坞电影的主旋律。

再唱一次老调金曲的《复仇者联盟》,至少懂得让英雄之间的差异性去凸显彼此的心结、奠定了日后漫威宇宙中不同价值观冲突的基底:史塔克与罗杰斯的落差、娜塔莎与克林特的患难情、乃至班纳与整个世界的格格不入,这些良好的铺陈,让观众能够快速清楚这个披风宇宙之间的人际关系,同时也顺利地让观众成为这趟漫长旅程中的一份子──观众们可不需要补习才能看懂《复仇者联盟》。

在《复仇者联盟》之前,没有人认真看待漫威电影宇宙这个概念──跨界 (crossover) 至今仍然被视为各类型创作想在年终收红包的捞钱把戏。没人认真期望超英雄电影,能够以英雄集结这种漫画里屡见不鲜的跨界套路,驯养观众成为他们的忠实客户。事实上,与如今相比,当年《复仇者联盟》之前强迫自己一定要看完所有 5 部漫威电影的观众是很少很少的──因为没看也没关系。

《复仇者联盟》的片长还比《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少了22 分钟,但对于那些对漫威世界感到陌生的观众们,《复仇者联盟》给了每位角色至少一场重头戏(也许就是漏了鹰眼),让他们走出戏院后,可以快速清楚自己喜欢或不喜欢哪些角色。这是娱乐电影最重要、但也经常是最难的目标。

《复仇者联盟》对漫威宇宙非常重要,它是这个宇宙开幕10 年来,全球票房最高的漫威电影,直到2018 年这个纪录才被打破;它对超英雄电影界非常重要,让华纳影业醋意飙到最高点,影响自家早已有成的超英雄事业策略,将其扭曲成为漫威的形状;它让漫威影业从此掷地有声,让凯文·费奇(Kevin Feige) 踏上影史最成功制作人的道路。 《复仇者联盟》与《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都是很优秀的超英雄电影,只是一个如旭日东升、神功初成;一个如昨日黄花,时时令人怀念她最美的时代。

《灵魂战车2:复仇时刻》评价不如预期

《灵魂战车2:复仇时刻》其实是部没那么矫情的超英雄电影──因为它事实上弱化了尼古拉斯·凯奇(Nicholas Cage) 的存在,使其更像是漫画里「复仇之灵」那种超脱善恶的高等地位。这次恶灵战警似乎已经疯狂/抑郁到不可自拔,围绕在它身边的黑烟都多到掩盖它的满腔怒火。

问题是,当年被好莱坞视为最离经叛道的两位新导演马克·耐沃尔代(Mark Neveldine) 与布莱恩·泰勒(Brian Taylor)──他们执导的两部《怒火攻心》(Crank) 充满叛逆活力──在这部由疯癫之王凯吉主演的电影里,却好像失去了那些腥膻色的刺激元素。

《灵魂战车2:复仇时刻》的问题不是它太疯癫,而是它应该要疯癫到让你在戏院骂脏话,但它失败了。相较之下,凯奇先前另一部电影《狂暴飞车》(Drive Angry),反而更像是正宗《灵魂战车》续集。那些疯癫到荒谬的趣味,可能是《灵魂战车2:复仇时刻》原本能够成为《死侍》(Deadpool) 的关键。 (未完待续)

更多新闻

Casino Tips

技巧攻略 STRATEG

发表回复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