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的历代Focus ST皆仅有单一手排款可选,而国内网路乡民虽总是高喊「出手排就买」!但实际捧场成交的历代车型销售数却也各仅有大约区区数百辆而已。如今,首度搭载7速手自排的4代Focus ST终于来了,更强劲、均衡且又好开的全面表现,性能钢炮迷还不赶快冲一波!
Yes:快速直接的转向反应(左右转向死点仅有2圈)、表现全面的动力性能、7速手自排的日常便利/易上手性、均衡的CCD电子悬吊设定、包覆性优异的双前座Recaro跑车座椅
No:座舱质感与用料可再高级些、Sport模式的排气声浪可再猛爆些
- 车型类别进口中型五门掀背性能钢炮
- 国内上市时间 2020/03
- 市区油耗实测 6.3km/L(均速18km/h,台北市区下班严重塞车潮)
- 能源局高速油耗 15.96km/L
- 能源局平均油耗 11.9km/L
- 能源效率等级小客车3级
近年来的各大品牌车厂,似乎总会将旗下性能产品分级且切割得更加精细!例如国人早已相当熟悉、俗称1A2B的欧系高级品牌旗下,均有例如较入门的Audi S-Line、BMW M Sport、Mercedes-Benz AMG-Line,中阶的Audi S、BMW M Performance、Mercedes-Benz AMG 35 / 43 / 53…等,高性能的Audi RS、BMW M、Mercedes-Benz AMG 63 / 63S…等众多运动车款。
其实身为较平价国民品牌的Ford也开始提供类似的产品定位,依各车型的差异也有入门的ST-Line、中阶的ST、高阶的RS / Shelby、最高性能的GT等型号车款,可提供不同需求的消费族群自行选择。至于此次试驾的Focus ST,看起来虽仅属于中阶性能定位,但实际接触过后,却依然能令人大呼过瘾!
动力输出饱满又强悍,7速手自排动静皆宜
▲Focus ST的2.3升L4缸EcoBoost直喷双涡流涡轮引擎,具备280hp/42.3kgm的强劲动力规格。
Focus ST所搭载的2.3升L4缸EcoBoost直喷双涡流涡轮引擎,其实与同品牌美系Mustang的动力系统拥有相近血源,但为因应不同的车格,动力调校当然也有所差异,并在Focus ST身上调校出280hp/6000rpm最大马力、42.3kgm/3000rpm峰值扭力规格。搭配源自Ford GT的偏时点火系统,不仅0~100km/h加速仅需6秒(较前代少0.5秒),中段加速更有胜过前代Focus RS性能老大哥的优异实力!
▲透过Ford Performance部门的独门调校功力,SelectShift性能调校7速手自排变速箱,硬体规格虽仍基本源自同厂8速手自排,但整体性能已更热血。
另外,不同于前3代ST车型(初代ST170、2代Focus ST、3代Focus ST)均只有单一手排变速箱配置,最新4代车型也终于首度提供自排变速系统选项(目前国内仅引进自排,但国外仍有手排选项)!所采用的SelectShift性能调校7速手自排变速箱,其硬体规格虽仍基本源自同厂8速手自排,但透过Ford Performance部门的独门调校功力,无论是大脚油门进行激烈操驾、或是将方向盘右侧盘幅的ST专属动态行车模式切换系统,切换至「Sport运动」以上模式,透过更明显的换档衔接/冲击感与降档自动补油声浪,确实能让人感受到更上层楼的加速感与性能味。
▲座舱基本铺陈虽类似Focus ST-Line Lommel,但透过ST专属各式运动套件加持,低调中更显跑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按下旋钮式排档中央的「M手排」模式按键、手指轻拨方向盘后方换档拨片(采左减右加配置),引擎转速还可直冲6500rpm红线区亦仍不自动升档,让驾驶能尽量压榨出更多、更终极的动力性能!当然,若将行车模式切换至「标准」模式,此时的整体换档反应却又显得十足平顺、舒适取向。
▲前代Focus ST设置于中控台中央顶端的3环表,在4代Focus ST身上已整合进仪表板中央液晶萤幕的Ford Performance选项之中,距离更近且辨识效果也更清晰。
这种动静皆宜的全面性,不仅是过往历代纯手排ST车型所缺乏,同时也更能迎合早已被自排变速箱所宠坏的国人胃口。虽难免略少了些许过往历代手排ST车型必须手脚并用、更直接且原始的浓烈驾驭感,但对于早已久未触及手排门槛的大多数国内小客车驾驶来说,却反而能在激烈操驾时,更加单纯/专注在方向盘转向、油门、煞车、进出弯路线…等因素的控制上。不仅初学者不用担心因忙着操作手排与离合器、手忙脚乱而打乱操驾节奏,对于平常较少接触手排的驾驶也会相对更加安全、且更容易学习到正确的操驾知识!
电子悬吊表现全面,转向反应快得惊人
引进国内全新4代Focus ST降低10mm的前麦花臣、后多连杆悬吊,不仅具备ST专属运动化底盘调校(德国ZF避震筒),还首度搭载俗称电子悬吊的CCD主动式悬载调整系统、eLSD电子式限滑差速器!即便脚踩19吋专属胎圈(235/35R19的Michelin Pilot Sport 4S跑胎),但搭配ST专属动态行车模式切换系统(防滑/标准/运动/跑道),仅需切换至「标准」模式,即便行驶在仍然地无三里平的大台北市郊区道路,比Focus ST-Line还略微硬朗些的柔韧路感回馈,仍可提供水准演出的乘适性。
▲不同于Focus ST-Line的排档座位置,Focus ST的ST专属动态行车模式切换系统则设置在方向盘右侧盘幅(左侧S键提供快速切换至运动模式,右侧Mode键则提供防滑/标准/运动/跑道等模式选项),不仅激烈操驾更就手,同时也更安全。
接着来到多弯山路并切换至「运动」模式,进行稍微激烈一些的操驾测试。由于ST专属动态行车模式切换系统能依照各种模式差异,主动调整动力输出、变速箱反应、悬吊软硬度、煞车、转向…等设定,因此,首先感受到油门反应更加直接且灵敏、变速箱更容易Hold在低档位并保持在较高的引擎转速区间,悬吊阻尼变得更硬一些(仍不至于死硬),方向盘转向手感也更重手些,协助提供驾驶人更进阶的热血操驾风格。
▲4代Focus ST首度搭载俗称电子悬吊的CCD主动式悬载调整系统,协助提供更加全面的底盘表现。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历经前几波媒体的用力操驾过后,这部「Orange Fury(暂译为狂暴橘)」车色涂装试驾车的轮胎状况/抓地力已明显退化,我们也只能以较保守的方式进行操控体验(因此也未切换至会关闭第1段ESP电子车身稳定系统的跑道模式),不过在安全的前提下,轮胎乖声中略带些许滑移的动态表现倒也别具一番乐趣。但即便如此,受惠于反应速度比标准版快15%,仅有2圈左右转向死点的升级EPAS电子转向系统,搭配前轴eLSD电子式限滑差速器的相辅相成,大多数操驾过程也仅需双手掌握方向盘的3、9点钟位置,即可轻松迅速的攻略大多数大小弯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仅需方向盘稍微调整角度、车头转向就随即跟上,虽然略显缺少过程、但如此转向反应已实在是快得惊人,若在分秒必争的赛道上竞技相信会更有可为!
▲双前座Recaro跑车座椅的椅型不仅出色,更有杰出的腰背与大腿侧向包覆/支撑性,激烈操驾时格外受用。
不仅如此,只要不贪快且车速与进出弯的路线选择正确,Focus ST的转向不足(推头)现象其实也已算是相当轻微了,甚至还可以在进入弯道顶点(Apex)之前即提早补油!但须谨记,毕竟Focus ST可是具备280hp/42.3kgm最大动力规格的前驱车,在弯道中的油门踏板控制可得要细腻些、可千万不能随便大脚油门到底以免突破轮胎抓地极限而导致推头。搭配CCD电子悬吊所适度降低车身侧倾幅度,就我数年前曾接触过3代Focus ST的操驾印象来说,想要将3代Focus ST开得好,的确需要一定技术水准的操驾门槛,至于全新4代Focus ST的整体性能/过弯实力不仅更强,厉害的是还能让更多驾驶人更容易亲近且轻松体验!
Focus ST与Focus ST-Line Lommel的操驾体验差异
- 车型类别国产中型五门掀背
- 国内上市时间 2019/02
- 市区油耗实测 7.8km/L
- 能源局高速油耗 19.3km/L
- 能源局平均油耗 16.4km/L
- 能源效率等级小客车1级
简单来说,Focus ST就是一款货真价实的跑车,至于Focus ST-Line Lommel则仅是一款运动风格的掀背车(虽然整体底盘设定在同级距来说已属优等生)!在标准模式下顺顺开Focus ST,整体表现就像是悬吊略硬朗些的Focus ST-Line Lommel。不过只要一旦稍微用力开,Focus ST即可在上坡山路的几个弯道内,迅速让Focus ST-Line Lommel看不到车尾灯。毕竟Focus ST可是多了近百匹马力(280hp vs 182hp)、扭力也大了许多(42.3kgm vs 24.5kgm)。
不仅是直线速度,Focus ST的弯中速度也是明显快上许多!特别是激烈操驾中,Focus ST不仅车身侧倾较少,Recaro跑车座椅更能在弯中紧紧Hold住驾驶人,反观Focus ST-Line Lommel的驾驶人则必须设法找地方支撑左摇右晃的身体。当然,Focus ST的运动化排气声浪也明显比Focus ST-Line Lommel还要来得更加热情激昂!
两车的价格差距虽有43.9万元,但若是透过分期付款,其实整体负担也有相对减轻。身为热血男儿但却又非自排不可的Ford车迷,已是自排变速箱的Focus ST相信再也不是遥远的距离了,还不赶快直接冲了!
BBIN成立年,( bbinos.com )年来倾力于技术及系统研发,并提供整合平台服务,屡获业界国际大奖入围或得奖殊荣予肯定。作为众多游戏系统供应商中的佼佼者,BBIN官网坚持品牌信念的打造,倾情打造诚信官网,寓意诚信、创新精神!
详细报导欢迎关注微博: bbin_宝盈懂车帝
更多新闻: 点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