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篮球运动员丁彦雨航接受了《南方人物》的专访,分享了他个人成长与职业生涯中的心路历程。对中国篮球发展怀揣赤诚之心的丁彦雨航,历经挫折依然不减热爱,用他的经历告诉人们坚持与努力的重要性。
采访从2009年开始,那时丁彦雨航仅16岁,还是一名略显瘦弱的青年队球员。然而在中国男篮于天津亚锦赛决赛输给伊朗,外界对“后姚明时代”开始哀叹的背景下,他在山东俱乐部的贴吧中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有我,中国篮球,行。”尽管当时丁彦雨航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自信,但他从未停止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丁彦雨航将他的成长更多归功于恩师宫鲁鸣。在国家队,宫鲁鸣的严格训练和用心指导帮助他实现了心理的突破。长沙亚锦赛时,宫鲁鸣甚至以一句“不投一个三分,我不会换你下来的!”激励他勇敢迎接挑战。丁彦雨航在那场比赛中的表现证明了历经磨炼后的蜕变与成长。
不容忽视的是,竞技体育的严酷性要求运动员日常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丁彦雨航坦言,从2016年跟随宫鲁鸣备战里约奥运会时起,自己便以“没有量是不可能出成绩”为座右铭,不断挑战极限。里约奥运会面对强敌时,他展现了永不言败的精神:“打不赢,但我不服!”这种精神也贯彻到他之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尤其是在美国参加NBA特训和夏季联赛时,他同样以“打不赢,但我不服”自勉,实现着蜕变。
然而,丁彦雨航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2019年,他因伤错过了男篮世界杯,看着比赛的他苦闷到“想砸电视”。这次受伤非常严重,不仅让他无法参加世界杯,也令他遗憾未能帮助中国男篮获得直通奥运的资格。然而,尽管经历这些低谷,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丁彦雨航的故事证明了每位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与磨砺,但只要心怀坚持和努力,就会有希望和光明的未来。他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标杆,更是中国篮球在“后姚明时代”不屈力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