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足将在本周二晚间深圳迎来世预赛第二轮的中韩对决。在韩国球队抵达中国之后,机场一时间轰动,因为像孙兴慜、金玟哉等韩国球星在国内享有极高人气。面对即将举行的比赛,国足支持者们显得相对平静,普遍心态是“打平即为胜利”,若能全取三分则是意外之喜。
这种态度背后的原因是中国队与韩国队在硬实力上的明显差距。有关这点,曾经率领成都蓉城队在中超击败上海海港的韩籍教练徐正源提出了核心原因——海外培养球员。尽管历史上中国男足曾多次给予韩国队压力,但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中韩足球实力的差距已日益加大。
徐正源回忆,1992年的中国队曾是亚洲一流强队,在徐根宝的指导下,拥有范志毅、彭伟国等一流球员,打法讲究实用,战斗力强悍。但在奥运预选赛中,中国队在与韩国队交锋时遭遇了令人难忘的“黑色9分钟”,最终错失晋级机会,老徐也在那场比赛中贡献一球。
现在看来,中韩两队的差距越发明显。徐正源认为,中国足球目前尚未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他提到,在2002年世界杯后,中国足协曾有过调研,认为向高水平足球国家学习是必要的,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把年轻球员送往海外培养。成就了如孙兴慜在德国留学、李刚仁在西班牙瓦伦西亚队青训营的成长,以及不少在K联赛崭露头角后闯荡欧洲的韩国年轻球员。
与此相对,徐正源观察到在中国不乏有才华的年轻球员,但可惜的是这些球员缺少在更高水准联赛中磨练的机会。徐正源坚信,只要充分挖掘和训练,国内球员完全有潜力在欧洲联赛中走得更远,并最终回来强化国家队。
崔康熙,同样具有球员与教练双重经历的人物,曾经凭借几乎全华班的队伍将申花带入争冠组。他指出,中国球员本有能力踢好球,但他们过度依赖外援,并习惯于安逸的生活,这对足球长久发展不利。
多年来,不少在中超执教的外籍教练都给出过类似的见解,但遗憾的是,这些建议并未被充分采纳应用,国足的实力和成绩自然随之受到影响,在反复折腾中每况愈下。面对即将到来的中韩之战,只能希望国足能够拿出最佳状态,为中国足球崛起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