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世预赛18强赛第四轮比赛中,中国国家足球队坐镇主场,以2-1险胜印尼队,收获18强赛的首场胜利。尽管赛果令人振奋,却因主教练伊万科维奇的临场指挥,赛场上险些爆发内讧,被外界广泛关注。
比赛一开场,凭借拜合拉木和张玉宁的精彩表现,国足迅速在上半场取得了2-0的领先优势。然而,下半场风云突变,场上的局势陡然紧张起来,印尼队迅猛反攻,令国足的防线压力剧增。自比赛进入第70分钟后,国足多名球员因体能透支而现出抽筋的状况,谢文能甚至屡次倒地。面对如此危急的场面,伊万科维奇却依旧保持冷静,并没有立刻对阵容作出调整,这一举动令球员们大为不满。其中,高准翼在忍耐不住时,直接对着教练席大声质疑,要求换人,而伊万科维奇则示意他保持冷静。
直到比赛进行到第82分钟,伊万科维奇才相继换上了阿兰和林良铭,但令人意外的是,他此时的换人意图依旧是在强化进攻,而非稳固防线。这一决定险些让球队付出代价:在第86分钟时,印尼抓住机会扳回一球,场上局势再度紧张。为此,伊万科维奇不得不急忙做出人员调整,将魏震换上以牢固防线。最终,国足以微弱的优势坚持到了最后,获得比赛的胜利。
尽管赢下比赛,但伊万科维奇赛后的解释并未能平息疑云。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换人安排主要是基于球员的健康考虑,因为多名球员在比赛后段遭遇肌肉问题,而非战术上的需求。此外,他称面对的是整场比赛的局势变化,赛中他也意识到球员的劳累程度,而比赛的胜利有助于队员舒缓压力,为接下来的比赛做好准备。
然而,外界对伊万科维奇的解释质疑声不断。许多人认为,尽早做出换人安排能更好地保障球员的体能,也能更从容地应对比赛的复杂变化。这一次的指挥并未体现出有效的战术灵活性,教练的固执以及临场决策的不当,导致差点酿成内讧,信任度因此受到考验。
接下来的赛程中,国足将面对更为艰巨的挑战,对阵巴林队,面对即将到来的比赛,全队必须更加团结,并在战术和体力上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以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