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等中国古代小说用立场模糊历史与是非,深刻影响后世作品和思想。诸如《三国演义》也以立场为视角重新诠释历史。类似的,现役日本乒乓球手张本智和的经历也是围绕立场和情感的转变。
在巴黎,张本智和的表现牵动了两国球迷的心。与瑞典的男团半决赛上,日本队一度占据优势,但最终张本在第五场被卡尔伯格逆转,这个激动的年轻人在失败后跪倒在地,流下了泪水。这一刻,中国球迷对他的情感从立场转向同情,而日本社交媒体上却对他的身份产生了质疑。有日本人认为他“到底不是日本人”。失败让张本成为了一个严肃的失败者。
张本出生在日本的平稳社会,他通过体育打破了社会的阶层运转规律。2013年,他加入日本国籍,很快在乒乓球领域展示出极强实力。在2016年日本乒乓球公开赛U21组别中,他成为国际乒联最年轻的U21冠军,击败了日本新星三部航平。三部航平曾被视为日本乒乓球的未来代表人物,但被张本击败后陷入低迷,最终选择在24岁退役。这也显示了张本通过胜利确立自己的过程,以及他与其他选手不同的成长道路。
张本不仅需要在球技上超越日本本土选手,还需击败最强大的对手——中国球手。他的风格也备受瞩目:嚣张的比赛方式、略显狂妄的庆祝、直白的社交媒体言论,让他在中国球迷中不讨好。相比之下,三部航平在几次挫折后变得自闭,而张本则保持着强大的爆发力,在比赛中不断证明自己。成都世锦赛上,王楚钦和樊振东都见识过他的实力。
然而,最近几年张本的风格变得内敛了。经验让他认识到,即使个人赢了比赛,队伍依旧可能输球。他逐渐变得更加正经,越来越像一个标准的乒乓球手。这一变化让中国球迷开始审视张本,不再简单地基于立场进行评价。
在巴黎奥运会上,张本设定了三枚奖牌的目标,混双、男单和男团。混双第一轮就被朝鲜组合击败,男单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输给了樊振东,男团又被瑞典逆转。张本的三场失败崩塌了他的信念,他在比赛后甚至表示“我不想活了”。他曾希望樊振东夺金能成为自己的安慰,但这一刻他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张本的故事体现了乒乓球的本质:有赢有输。这项运动中的胜负规律无法改变。张本打造的胜利者形象也因这次失败而动摇。然而,中国球迷重新发现,这个大男孩一直在努力证明自己,克服种种挑战,而在日本球迷眼中,他却变成失去光环的选手。
张本变得更加严肃,面对失败他有了新的开始。他不断在幻境中走出并寻求新的挑战。他能够通过这次失败重新起步,只要他继续努力,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他,尤其是那些不再只用立场看待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