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的常见术语

目录

棒球 常见术语

败战投手

上场投球时分数领先对手或是平手,之后被追平或是被逆转使得队伍输球时就成为败战投手。但是登板时若是垒上还有跑者,因为该跑者的得分使得比赛输球时,败战投手则为使该跑者上垒的投手。

因放弃比赛或没收比赛而使胜败逆转的情形下,败战投手的纪录会被取消。

败战处理投手

当先发投手崩盘,外加中继投手围堵对方攻势不力,使得球队的比分差距大到以该队的火力无法扭转的程度时,才会派出场登板投球的投手,由于这种投手的实力通常是在留任于目前效力等级与降格之间的投手(以大联盟为例,指介于大联盟到3A之间的投手,而在亚洲三国职棒则是一军与二军之间或二军到育成甚至战力外选手之间)。若该名投手是老将,会时常被视为鸡肋型投手,也就是介于降格或释出之间的身手,若是新人,则为有待磨鍊的投手。

救援失败

救援失败(Blown Save,通常记为BS),指的是在棒球比赛中投手在符合救援情境下登场,但是他让球队被追平,就会被纪录一次救援失败。如果反而变成落后直到比赛结束,还可能会被加记一次败投(败投的认定是球队落后的第一分,不论是否为自责分,是算在谁的纪录上)。救援失败这项数据在1988年之后才逐渐受到重视。

救援失败的投手,运气好的话可以捡到一次胜投的纪录 (例:9局上半,投手从2-0被反超至3-2,却在9局下半,因为指定打击的3分全垒打反胜),不过仍然无法抵消救援失败对他评价的伤害。

在一场竞争激烈、你来我往、互有领先的拉锯战裡,常常可以看到双方有好几个投手被记为救援失败。

救援成功

救援成功(Save,通常纪录为SV或S,在中华职棒棒球规则裡也称为保胜),棒球术语,是一项用来衡量终结者成绩表现的统计数据,目前美国职棒大联盟此纪录为1961年开始统计,纪录保持人为马里安诺·李维拉的652次救援成功,日本职棒纪录为岩瀬仁纪的402次救援成功,中华职棒大联盟纪录为林岳平的129次。

救援机会

(Save Opportunities,通常记为SVO)或称为救援情境(Save situation),指的是棒球比赛中投手登场时无人在垒且球队领先不超过三分;或者是连续被打两支全垒打就平手的情况。

如果投手在救援情境下登场,后来球队继续得分,使得救援情境消失,只要这名投手投完比赛,仍给予救援成功的纪录。不过现代棒球越来越注重分工,一般不会让终结者投超过一局。当然,这也不是绝对。

投手不可以自己製造救援机会。当球队大幅领先的时候,投手想藉著失分来营造救援情境是不行的,因为救援情境只看投手刚登场的时候。当然,这时候下一个接替的投手就有救援机会了。

胜投、中继成功、救援成功这三项纪录是互斥的。也就是说在同一场比赛裡,一名投手至多只能获得其中一项纪录,不能同时获得两项以上。

防御率

又称自责分率(ERA,earned run average)是棒球术语,指投手平均每场球所失的自责分。投手因为被打安打或四坏而让人上垒(因为野手失误而上垒的不算),然后又因任何原因让这上垒的人回来得分(就算换投手,惟垒上那人还是原投手要负责的),此时的得分则为自责分。

若某野手失误让人上垒,而该守备足以结束此局者,之后只要有失分,都不算自责分;因为若没发生失误,此局可以提早结束,所以不是投手的错。

防御率的算法:「自责分×9÷所投局数」

举例来说,假设美国职棒大联盟堪萨斯皇家投手王建民本球季累计主投102又2/3局(102局又2人次),责失31分,所以该球季防御率就是31×9÷102.667=2.72

若单看某一场比赛,自责2分,投球7局又一人(7又1/3局),则防御率为2×9÷7.333=2.45

防御率的高低能较明确地反映一个投手的表现(相较于胜投数常受队友打击防守表现的影响),一般而言在长期的职棒球季中,防御率在3至4的投手算是称职的投手,2至3算是很优秀的投手,2以下则是顶尖的投手。

指定打击

(英语:Designated Hitter, DH)是棒球比赛中,按照打序轮到投手进攻时,代替投手上场打击的打者。在美国职棒大联盟规则5.11中,被称为指定打击规则(designated hitter rule)[2],1973年时由美国联盟採用[3]。1973年起,大多数大学、业馀及职业棒球联盟纷纷採用指定打击制度,而各联盟之间对于该制度内容有些微的不同[4]。目前大联盟的国家联盟及日本棒球机构的中央联盟是仍未採用指定打击制度的著名职棒联盟[5]。

打带跑

(日语:ヒットエンドラン,英文:Hit and run),就是俗称的打跑,棒球比赛中时常见到的一种战术,为垒上跑者提前起跑,打者不论好坏球都配合挥棒击球,可达到推进效果,或是扰乱对方守备,算是一种积极推进的战术。一般打者多会故意将球往地上打,如果不小心击成飞球,则有容易形成双杀甚至三杀。

打击率

(Batting average)是棒球运动中,评量打者(击球员)成绩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式为选手击出的安打数除以打数。一般而言,职棒选手的打击率在.280以上,被认为是称职的打者,.300以上是优秀的打者,.400以上则是伟大的打者。由于打击率颇能反映出打击者的打击能力,在不论短期赛或长期职棒赛,都把该队打击率最高的球员视作打击王,并设奖项鼓励。近年来棒球统计不断发展,打击率在评量打者优劣的指标上的重要性已经下降不少。

打击王

棒球运动中所设的一种奖项。安打除以打数即为打击率,而打击王的头衔就是给予在一整个球季或一个短期盃赛之中,在所有各队打击手中,打击率最高的球员。除了看打击率,还会附加一些条件,以示公平,选手通常要达成一定以上的打席数才能获得竞争打击王头衔的资格。举例来说:某球员一打数一安打,虽然打击率是1.00,必定最高,但打席数太少,遂不符合打击王条件。以中华职棒的规定为例,所属球队平均每出赛一场,该打者必须有3.1个打席数以上,才有资格成为打击王。(如一年一百场则需要310个打席数)

打数

(At bat)是棒球运动中的一个成绩计算名词,指打击手完成一次打击(完成一次打击即算一次打席数)且这次打击并非成功的牺牲触击、四坏球保送、触身球保送、高飞牺牲打的次数。

打数最主要用于打击率(安打除以打数)的计算,由于相较于打席数而言,它扣除了前述这几种虽然未击出安打,但也算是成功的一次打击的情形,这使得打击率的计算,能更有效地反映打者的打击成绩。

计算公式为: 打数 = 打席数 – 四死球 – 高飞牺牲打 – 牺牲短打 – 妨碍打击

三冠王

在棒球的一项非常难达成的纪录,分类为两种一种为打击三冠王和投手三冠王,依照美国职棒大联盟和日本职棒的纪录来说,打击三冠王的出现次数比投手三冠王来的低。由于三冠王难度非常高,所以几乎获得此头衔的球员都会得到「年度最有价值球员」的头衔。

三振四坏比

(K/BB或SO/BB,Strikeout-to-walk ratio(英文)) 是一种棒球术语,代表三振和四坏球保送的比例,此指标对于投手和打者都适用。投手能以三振造成打者出局,也可能因为四坏球让打者保送上垒。此数值可以做为投手的控球精准度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打者选球和打击能力的参考。其中分母不包含触身球及故意四坏球。

牺牲打

一种棒球进攻战术,主要是捨弃掉一个出局数来换取垒包的推进。

当一垒有人出局数无人出局时或一出局时,本垒的打者可以用一垒垒包方向的触击、让自己出局、一垒跑者推进上得点圈,或是让二垒的跑者推进到三垒。另一种牺牲打是属于无人出局或一人出局三垒有人,本垒的打者可以将球向一垒垒包方向触击、让自己出局、将三垒跑者送回本垒得分。

无安打比赛

(No-hit Game或No-hitter,英文口语会用no-no)在棒球与垒球裡指的是在整场比赛裡不让对手击出任何一支安打(在今日的美国职棒大联盟裡还规定至少要投满9局)。界外球、擦棒被捕、滚地球出局、高飞球出局、四坏球以及失误等等都不算破坏了无安打比赛。

不让对手击出安打的投手称为「投出一场无安打比赛」。无安打比赛的成就很罕见,且被认为是投手或是投手群的非凡成就。在职业比赛大多数的情形裡,无安打比赛是由单独一位投手完投比赛。

一场比赛被称为无安打比赛并不代表敌队没有上垒,因为上垒的方法不止击出安打一种。所以无安打比赛也不代表完封,而且虽然极为罕见,但也是有可能投出无安打比赛却输球。如果是无安打比赛而且对手也没有上垒,则称为完全比赛。完全比赛依照定义必须是完封胜。

许多球迷和转播记者认为在比赛进行中如果太早提到可能成为无安打比赛时会招致厄运(无安打比赛失败),所以通常只有最敏锐的球迷才会意识到这可能会成为一场无安打比赛。

胜投区

分为先发胜以及后援胜,是一种棒球术语,获胜的一方最后取得领先时获胜方在场上的那位投手获得胜投,而投手获得胜投所累积的胜投数是投手的一个重要的统计数据。但是有例外情况。

先发胜:

在正规九局的比赛先发投手必须投满五局、下场时球队领先、领先保持到终场就记一次胜投。(若比赛只有七局,那至少投满四局。世界棒球经典赛的规定则是三局)

后援胜:

⒈先发投手未能投满五局、下场时球队领先、领先保持到终场,那麽胜投将给予救援投手中失分最少或是没有失分的一位。

⒉先发投手退场时球队处于平手或落后,救援投手在投球期间若球队反超前领先,则胜投给予该位救援投手

更多文章: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